时间:2020-11-02 点击量:
2020年10月30日上午9:00,“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控制”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举行了2020年学术委员交流年会。会上,各方专家思想交融,为实验室阶段性计划提出了建议,为2021年实验室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。
参与会议的成员有:天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杨博,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张腾飞教授,学术委员会副主任、南开大学朱坦教授,清华大学杨旭东教授,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李英斌研究员,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禄宏志研究员,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冯昕研究员,实验室主任刘俊杰教授以及实验室骨干教师和学生共30余人。
会议正式开始前进行了两项报告交流。实验室骨干王灿教授做“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与空气消毒技术”报告,从传播途径、控制机理、消毒技术由浅入深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;然后,实验室委员会委员禄宏志研究员做“跨行跨界天地宽—飞行器环境控制重点实验室军民融合探索”的报告,分享了实验室建设、发展中的经验,提出了跨行、跨界,注重行业需求和技术转化的思路,为实验室的发展分享了宝贵经验。
王灿教授汇报研究成果
由科研院杨博副院长介绍到会领导、学术委员会委员之后,会议正式开始。首先,张腾飞副院长讲话,提出极端环境作为环境学院发展八个方向之一,需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“四个面向”,重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,关注解决人民群众的健康,抓住机遇发展,向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科研院杨博副院长发表致辞
随后,实验室主任刘俊杰教授做年度报告,提出在实验室老师的共同努力下,科研项目、科研成果总体未受疫情影响,但实验室发展需要关注“病毒经济”;另外,目前实验室存在的主要短板是实验室面积只有600平方米且运行经费下降,明年的正常运转有赖学校的支持。
刘俊杰教授汇报实验室2020年度成果及总结展望
在这之后分别进行了实验室三个研究方向的进展汇报,宋春风老师做空气污染物净化机理及功能材料研究报告,龙正伟老师做室内环境智慧营造与能源应用报告,裴晶晶老师做室内空气质量控-评-测及健康影响报告。
会议讨论环节
最后,综合以上内容,学术委员会委员讨论并给予了建议。
第一,实验室未来发展硬件—场地受限问题,应该与一飞院(客舱环境试验室)、航天员中心(人因工程实验室)联合,充分利用“姊妹实验室”,跨行、跨专业交叉突破瓶颈;学校、学院层面做好实验室使用规划,促进实验室可持续发展,如共享公用实验室,灵活处理实验场地等。
第二,实验室发展的核心—创新性。从实验室的高度进一步聚焦,明确需要长线的和深入发展的方向,从产业、特色和领先性的角度,进一步思考,哪些是原创性的创新,哪些是集成创新,形成独特的实验室和优势方向,如疫情冲击下的学科交叉能否开创些新的研究方向。以创新为目标,注重引领性创新,确定优先发展方向。从由头上找问题,从实验室高度上凝聚亮点,进行“高度创新”,建议从“室内空气环境标准”的角度出发,抢占话语权;同时从人的角度出发,与卫生部门结合,研究室内空气环境对人的影响。
委员会成员提出建议
第三,实验室发展的动力是人才培养,应该关注青年人的发展问题,创造更好的基础环境与“孕育土壤”,注重学生的培养,协调更多的博士生名额,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力量。
第四,参考一飞院的经验,实验室的技术转化—收益过程要加快,要注重和工业紧密结合,与用户紧密结合。
会议合影
(撰稿人:孙璐瑶 魏广兴
摄影:田媛 赵润民)